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提出者是_作画|世界今日报
来源:互联网     时间:2023-05-20 22:41:56

1、今日早起,神清目朗,心中明亮,绝无一丝冗杂,惟有晨光中小鸟的影子在桌案上轻灵而无声地跳动,于是生出画画的心情。

2、将案头的青花笔洗换上清水,取两只宋人白釉小盏,每盏放入姜思序堂特制的轻胶色料十余片,一为花青,一为赭石,使温水浸泡;色沉水底,渐显色泽。


(资料图)

3、跟着,铺展六尺白宣于画案上,以两段实心古竹为镇尺,压住两端。

4、纸是老纸,细润如绸,白晃晃如蒙罩一片月光,只待我来纵情挥洒。

5、 此刻,一边开砚磨墨,一边放一支老柴的钢琴曲。

6、不觉之间,墨的幽香便与略带伤感的乐声融为一体。

7、牵我情思,迷我心魂。

8、恍恍忽忽,一座大山横在面前。

9、这山极是雄美,却又令人绝望。

10、它峰高千丈,不见其顶,巅头全都插入云端。

11、而山体皆陡壁,直上直下,石面光滑,寸草不生,这样的大山谁能登临?连苍鹰也无法飞越!可它不正是我执意要攀登的那种高山吗? 这时,我忽然看见极高极高的绝壁上,竟有一株松树。

12、因远而小,小却精神。

13、躯干挺直,有如钢枪铁杵,钉在坚石之上;枝叶横伸,宛似张臂开怀,立于烟云之中。

14、这兀自一株孤松,怎么能在如此绝境中安身立命,又这般从容?这绝壁上的孤松不是在傲视我,挑战我,呼唤我吗? 不觉间,画兴如风而至,散锋大笔,连墨带水,夹裹着花青赭石,一并奔突纸上。

15、立扫数笔,万山峥嵘;横抹一片,云烟弥漫。

16、行笔用墨之时,将心中对大山的崇仰与敬畏全都倾注其中。

17、没有着意地刻划与经营,也没有片刻的迟疑与停顿,只有抖动笔杆碰撞笔洗与色盏的叮叮当当之声。

18、这是画人独有的音乐。

19、随同这音乐不期而至的是神来之笔和满纸的灵气。

20、待到大山写成,便在危崖绝壁处,以狼毫焦墨去画一株松树——这正是动笔之前的幻境中出现的那棵孤松。

21、于是,将无尽的苍劲的意味运至笔端,以抒写其孤傲不群之态,张扬其大勇和无畏之姿。

22、画完撂笔一看,哪有什么松树,分明一个人站在半山之上,头顶云雾,下临深谷。

23、于是我满心涌动的豪气,俱在画中了。

24、这样的作画不比写一篇文章更加痛快淋漓? 有人问我,为什么有时会停了写作的笔,画起画来。

25、是消遣吗?休闲吗?自娱吗? 我笑而不答,然我心自知。

26、本文描叙了作者作画的全过程,思路清晰,层次分明。

27、请按照文脉,划分层次并概括大意。

28、4分答:一(1)画前心情及准备工作;二(2-3)作画构思想象的情境;三(4)作画过程和效果;四(5-6)暗示作画的目的。

29、2、第2段“可它不正是我要执意攀登的那种高山吗?”中,“那种高山”是指哪种高山?3分答:指的是“艺术上的高峰”。

30、是作者在文学和绘画领域中要达到的高度。

31、3、结尾写道:“我笑而不答,然我心自知。

32、”请问:作者为什么“笑而不答”?“我心自知”,自知什么?6分 “笑而不答”是对他人之问的否定。

33、表明他人并示能理解自己的心理。

34、 “我心自知”是暗示作画的真正目的。

35、作者以手中之笔写胸中之意。

36、画中之境寄予了作者的高蹈自足,孤傲不群的精神品质以及坚定的艺术追求。

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。

关键词:

新闻推荐